- 【教育心理話】奇妙的海螺

-
到海邊撿過海螺嗎?這些五彩繽紛、造型細緻的空殼,其實是動物分泌的骨骼,裡面本來都藏有肉體的,都是動物的「家」。自古以來,美麗的海螺不但人類鍾愛的寶貝,還上得了餐桌,甚至當作交易的貨幣呢。我們現在就來探索這種奇妙的動物吧!

- 螺殼的由來
-
我們常說的「螺」,雖然部首是「虫」部,卻和蟲子沒有關係,而和蚌蛤、烏賊一樣,都屬於「軟體動物」大家族。
-
海螺的造型千奇百怪,這是因為殼內的軀體表面有層稱為「外套膜」的組織,海螺從食物中獲取的碳酸鈣,經由外套膜結晶成貝殼。仔細觀察螺殼的切面,不難看到螺殼有分層的現象:最靠近肉體的部分稱為「真珠層」,最外面是「稜柱層」。
-
有些螺殼的真珠層光彩奪目,能夠加工製成五彩斑斕的藝品。稜柱層往往含有色素,將外殼點綴得五顏六色,而海螺攝取的色素則變成稜柱層色素的來源。由於淺海的色素來源多,螺殼通常顏色多變;深海缺乏色素,因此螺殼的顏色缺少變化。
- 我也是有頭有臉的喔
-
奇怪真奇怪,難道海螺還有長相可言?其實大部分的海螺和陸地的蝸牛一樣,都有觸角和眼睛。只不過海螺的眼睛通常很小,不太容易觀察得到。過去,長鼻螺曾是台灣南部常見的食用貝類,牠們的眼睛不但醒目而且色彩瑰麗,真叫人捨不得拿來祭五臟廟!
-
海螺既然有眼睛,那麼嘴巴在哪?就在一對眼睛的中間:牠們的嘴裡有許多細小的齒狀構造,稱為「齒舌」。齒舌的功用如同銼刀,能將食物一丁點一丁點刮掉然後吞進肚裡。
-
海螺的食性不同,牙齒的外型也不同,例如肉食性海螺的牙齒較尖銳,而草食性海螺的牙齒較為鈍平。芋螺的齒舌特化成箭矢模樣,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嘴巴射出,然後把毒液注射到魚類體內;九孔以海藻為食,齒舌相當明顯──我們吃九孔的時候常有「沙沙」的嚼感,就是吃到齒舌啦!

-
(µ-Conotoxins Modulating Sodium Currents in Pain Perception and Transmission: A Therapeutic Potential. 2017.
-
Mar. Drugs 2017, 15(10), 295, https://www.mdpi.com/1660-3397/15/10/295)
- 形形色色的螺殼
-
大部分的海螺,都有個明顯的「螺旋」,也稱為「螺塔」;螺塔下方則是「體層」。若把海螺縱切成半,就會發現螺塔內部的空間呈現旋梯般的走勢,這也是容納內臟和生殖器官的空間。體層內部則是螺殼內最大的部分,海螺賴以爬行的腹足就在裡頭。
-
一般來說,我們食用海螺的時候,僅僅食用腹足,而內臟和生殖器官則往往棄置。至於食用後的螺殼,不妨洗乾淨後當成收藏品,日後可以仔細觀察微小構造和紋路,或者放到海灘讓寄居蟹取用。
-
九孔是高檔的食用性海螺,卻常常被大家誤以為是蛤蜊;其實九孔的殼只有一片,而且也有螺塔構造,顯然是不折不扣的海螺!九孔的螺塔低矮,也難怪會被當成蛤蜊。

-
(By H. Zell - Own work, CC BY-SA 3.0,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15054503)
-
而長鼻螺的螺塔很多層,加上體層前端的水管幾乎和螺殼一樣長,造型優美細緻,英文名稱則是「tibia」,意思是「脛骨」。脛骨是人體身上細長的骨骼,也算「螺如其名」。
-
有些海螺表面還有一條條的肋狀突起,楊桃螺就是最好的例子。楊桃螺的肋狀突起排列有序,像不像成熟的楊桃呢?不過在歐美人士眼中,肋狀突起像是豎琴的琴弦,因此稱為「harp」,也就是「豎琴螺」。
-
骨螺的外表有許多棘刺,台語稱為「刺螺」,維納斯骨螺的棘刺有三列,各列中間的夾角是120度,是骨螺家族當中棘刺最長且最細者,因此有「維納斯梳子」的美稱。

-
(By Dennis Hill - originally posted to Flickr as shell 5, CC BY 2.0,
-
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/index.php?curid=8681230)
-
有沒有海螺是走光滑樸實的風格呢?非寶螺莫屬。寶螺的外殼不但光滑無比,觸感更是如同瓷器一般,讓人驚呼造物的神奇。貨幣寶螺和金環寶螺的體積嬌小且外殼堅固,古人拿來當成錢幣使用。國字當中,跟交易相關的字,例如「買」、「賣」、「貿」、「賺」等等,部首都是「貝」部,而「貝」的象形文字,樣貌就是取自寶螺的外殼喔!
- 海螺用處大
-
海螺除了當作人類的食物和貨幣之外,還能治病呢!芋螺分泌的毒素,用於醫療方面的話,能夠治療糖尿病或其他賀爾蒙病症。由菲律賓、美國和丹麥等科學家組成的跨國團隊,從地圖芋螺分離出「類體抑素」,不但具有長效功能,且作用標的明確單純,這篇精彩的研究成果還榮登去年八月的《自然通訊》期刊呢!
-
另一方面,食用海藻的海螺,例如蠑螺和鐘螺,會啃食岩礁表面的藻類,讓珊瑚礁能夠順利成長,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活生生的海螺大有用處,死亡後的空殼,還可以當成寄居蟹住所。這樣看來,海螺除了有益於人類,在海洋生態系更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-
-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系學士。
- 曾任英文漢聲出版社編輯、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課程顧問;
- 新北市海洋教育諮詢小組委員。
- 現任國小自然科教師,以及國語日報、人間福報專欄作家。
- 經營平台:
- FB:海洋教育社團
- IG:李弘善
- 展開介紹
-
回上一頁